《建筑》杂志卷首语|孙英:“老房子”变“好房子” 筑牢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民生基石

发布时间 2025年10月16日

2025年第9期《建筑》杂志卷首语刊发了中国建科党委书记、董事长孙英题为《“老房子”变“好房子”:筑牢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民生基石》的文章,从国家战略、社会经济和行业转型3个维度,阐释“老房子”变“好房子”是新时代筑牢城市高质量发展民生基石的关键实践。

“老房子”变“好房子” 筑牢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民生基石

202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擘画了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新蓝图。党中央立足城镇化新阶段、把握城市建设规律作出战略部署,其核心要义是基于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将夯实民生保障、提升居住品质作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基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把“好房子”建设纳入城市更新核心任务,“老房子”变“好房子”由此成为事关国家战略落地、社会经济发展、行业转型突破的重要方向,更是新时代筑牢城市高质量发展民生基石的关键实践。

从国家战略维度,“老房子”变“好房子”是夯实民生保障的核心载体。老旧住宅既承载数代人对家和城市的记忆,也面临工程质量通病难以防治、功能空间单一无法满足多样需求、室内性能较差影响居住生活品质、全寿命期运维落后可持续性不足、配套设施不满足完整社区的要求、人居生活环境欠佳降低生活水准等现实痛点——这些问题直接关联群众生活质量,是民生保障必须补齐的短板。推动“老房子”更新,需以“绣花式”更新保留城市肌理与社区烟火气,通过整治、改造、改建、保护等方式,探索自主更新、原拆原建模式,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居住问题。这既是对“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民生承诺的兑现,更是以城市空间更新推动治理现代化的具体实践,让共同富裕在城市居住领域落地生根。

从社会经济维度,“老房子”变“好房子”是拉动经济内需的重要途径。不同于大规模增量开发依赖土地资源的传统模式,存量住房更新以“向内挖潜”激活存量价值,其经济意义不仅在于短期拉动绿色建材、智慧家居、适老化产品等产业需求,更在于以经济动能培育反哺民生、激活存量资产的创新价值和长效价值。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这一实践既释放内需潜力,又以经济发展巩固民生基石,为民生持续改善注入持久动力。

从行业转型维度,“老房子”变“好房子”是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契机。长期以来,我国建筑业存在粗放式发展、资源消耗大、技术集成度低等问题。“老房子”更新的复杂性与多元居住需求,正倒逼行业突破传统模式,以更高质量的技术与服务回应民生期待。技术集成创新方面更需要采用新型建筑工业化系统集成、装配式内装、超低能耗、智慧监测等技术,推动建筑业从“现场施工”向“工厂预制+现场装配”转型、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升级,引领行业以更高质量发展为民生基石筑牢技术与服务根基。

作为服务国家城市发展战略的科技型央企,中国建科愿与行业同仁一道,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己任、以行业科技创新为引领、以民生需求为导向,扎实推进“老房子”变“好房子”工作,让更多“老房子”焕发新生、更多群众住进“好房子”,切实筑牢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民生基石,为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贡献更大力量,为城市治理与转型提供中国方案!

原文见《建筑》2025年第9期

素材来源:建筑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