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科2023年度科技进步奖评选名单公布

发布时间 2024年03月27日

日前,中国建科发布《关于表彰2023年度集团科技进步奖、标准创新奖和优秀工程设计奖获奖项目的通知》。2023年度科技进步奖获奖项目共65项,其中:建筑工程组获奖37项,包括特等奖1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20项;市政工程组获奖18项,包括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9项;城乡规划组获奖10项,包括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

特等奖获奖项目

项目名称:基于雪车雪橇运动特征的赛道智能化设计与生成关键技术研究

完成单位: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参与人员:李兴钢、任庆英、刘紫骐、邱涧冰、么知为、曹颖、刘文珽、袁智敏、张晓萌、王勇鑫、孔祥惠、李茂林、林波、李宝华、温玉央

项目简介:本项目重点解决被国外少数机构长期垄断的雪车雪橇赛道智能化设计生成关键技术问题,旨在以科技手段支撑冬奥会中国车橇运动员科学训练,包括三个创新性成果:一是创新构建了赛道关键参数与车橇运动的数理关系和科学关联;二是创新研发了基于赛车标准轨迹线运动方程的雪车雪橇赛道完整设计方法;三是创新拓展研发了大众赛道设计及可逆化改造方法。项目成果研究破解了雪车雪橇赛道设计核心技术,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雪车雪橇赛道设计方法、技术体系和设计工具,打破了国外少数机构对赛道设计技术的垄断,填补了国内雪车雪橇赛道设计的空白。项目成果有效支撑了国家队科学训练,助力中国钢架雪车项目实现冬奥奖牌零的突破。

一等奖获奖项目

建筑工程组

项目名称:零碳建筑机电系统设计方法研究

完成单位: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参与人员:赵锂、潘云钢、李俊民、刘永旺、张青、祝秀娟、王睿、赵昕、徐稳龙、曹磊、裘俊、李京沙、夏树威、李维时、申静、胡建丽、匡杰、熊小俊、张祎琦、许士骅

项目简介:针对我国零碳建筑机电系统设计方法体系不健全、实施路径不清晰等问题,本项目进行了典型建筑机电系统运行现状调研与关键问题识别,明确了建筑机电系统碳核算边界和核算方法;创新提出了基于“四个控制”策略的零碳建筑机电系统实施路径,创建了建筑机电系统碳核算方法,明确了核算公式和边界,修正了热水计算公式;创建了涵盖机电系统构建、技术优选、设计参数、运维要求等全系统、多要素的零碳建筑机电系统设计方法体系;产出了科技著作《零碳建筑机电系统设计导则》,打造了行业领先的零碳建筑机电系统核心技术团队,并在“青岛中德未来城核心区智能绿塔项目”中进行了技术集成和示范应用。

项目名称:乡村住宅设计与建造关键技术

完成单位: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参与人员:刘志鸿、高晓明、张蔚、张东华、杨思宇、赵希、王晓朦、邢万里、胡英娜、刘芳博、宋婉铭、倪博研、杜甜甜、李思瑶、任沛琪

项目简介:围绕新时期下乡村住宅创新建筑体系、三生融合、品质提升、集约建造的紧迫需求,通过研究开发设计技术、产品体系、建造技术等,结合应用示范,形成乡村住宅建造集成体系,支撑乡村住宅建设高质量发展。本项目研发了乡村住宅设计与建造技术,构建了新型装配式快速建造体系,形成系列化、标准化的乡村住宅产品体系,研制了成套施工装备,创新提出乡村住宅协同设计服务技术平台、适应乡村住宅的长寿命设计建造技术体系、“体系、装备、平台”一体化协同的乡村住宅装配式快速建造集成技术,系统解决了乡村住宅产业薄弱、建造方式粗放、缺乏适宜性技术的问题,为乡村住宅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项目名称:智慧建筑关键技术研究应用

完成单位: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参与人员:欧阳东、邓雪映、成立、曹丽、黄剑钊、李钢、陈晶、赵瑷琳、刘恒、王耀堂、马名东、李跃飞、白振文、王月琪、李可溯

项目简介:本项目技术路线清晰,科研管理手段先进,通过广泛调研、分析及研究,编写了《智慧建筑全生命期技术研究白皮书》,总结建筑行业的痛点和需求,提出了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研究成果包括智慧土建、智慧机电、智慧装修、智慧场地、智慧运维、智慧管理等内容,完成了12项关键技术成果研发。本项目技术内容科学、可操作性强、推广价值大、应用创新性强,在智慧建筑关键技术应用领域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研究成果已在多个示范项目中应用,使用情况优、社会反响好。

项目名称:快速拆装模块建筑体系关键技术研发

完成单位: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国住人居工程顾问有限公司

参与人员:任庆英、娄霓、易国辉、刘长松、彭明英、曲可鑫、彭典勇、杨松霖、张海燕、蔡玉龙、那可意、肖芬芬、宋苑、张晓萌、任乐明

项目简介:本项目面向国际先进制造与建造技术方向,重点解决我国钢结构模块化建筑设计、生产与施工验收等应用瓶颈问题,创新成果包括:系统提出抗震地区钢结构模块建筑结构体系用连接节点与设计方法,研发出自锁式机械连接与螺栓连接等快速拆装节点,实现了偏差自适应、快速安装、可重复拆装等功能,解决了模块连接设计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问题;研发提出板式快速拆装钢结构集成模块化建筑结构体系及其设计方法,实现了模块化建筑轻量化,解决了运输及场地条件受限等应用难题。项目成果形成T/CECS 641—2019《箱式钢结构集成模块建筑技术规程》与《装配式钢结构模块建筑技术指南》,并在10余个项目中应用,标志着我国模块化建筑设计、制造与建设水平达到国际水平。

项目名称:地铁出入口防护兼防洪设备研究

完成单位: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参与人员:徐胜、赵继平、张瑞龙、刘铮、袁代光、田江泽、柴巧利、张娜、李维伟、曹玉海、陈军晶、刘奇军、胡慧茹、郭宁

项目简介:本项目针对极端天气频发对地铁车站正常运营可能造成的影响,重点解决地铁出入口(连通口)洪水倒灌关键技术问题,实现人防设备防护和防洪两种功能,保证地铁内部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本项目有2个创新性成果:一是提升现有出入口人防设备的防淹功能,手电两用,可远程、就地控制,满足防护兼防洪需求,实现快速平战转换。当发生倒灌风险时,能迅速自动关闭,利用设备的密闭性发挥防灾减灾作用。二是研发连通口新型滑轨式防淹兼防护设备,手电两用,有效合理利用建筑空间,快速关闭,适用于正、逆水关门,在满足人防需求的同时,避免洪水倒灌风险。同样适用于数据中心、云计算中心等其他重要经济目标的防护工程。该成果已在郑州地铁得以广泛应用,并获得高度评价。

项目名称:既有居住建筑适老化宜居改造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完成单位: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参与人员:王羽、娄霓、余漾、刘浏、马哲雪、尚婷婷、王玥、赫宸、金洋、王祎然、苏金昊、姚亚男、王晓朦、董晋航、吴金东

项目简介:本课题响应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聚焦广大老年人居家养老需求,重点攻克老年人居住环境品质提升技术问题。从既有住区配套设施、既有住宅及室外环境三个层面,开展跨领域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形成了系统性创新成果:首次提出了城市社区适老性能评价指标体系;以“老年人、产品部品、居家环境”深度适配为基础,创建了“1通用6空间”住宅适老化改造技术体系;提出了以主动健康为目标的适老住区室外环境改善技术体系。本课题成果整体提升了居住环境对于老年人生活的安全保障、辅助支持、主动干预等作用,弥补室内外环境适老化改造领域的多项行业技术空白,为我国既有居住建筑适老化改造实施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市政工程组

项目名称:黑臭水体治理成套集成技术研究

完成单位: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参与人员:孙永利、郑兴灿、黄鹏、刘静、范波、张岳、李家驹、赵青、田腾飞、张玮嘉、李鹤男、吕小佳、张文安、李檬、韩雪

项目简介:本项目开展了多源污染复杂动态条件下水体黑臭及生态恶化的形成机理和响应机制、城市黑臭水体系统化治理技术策略、污染物动态解析方法、水体黑臭评价指标体系、生态型水体构建技术及综合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首创了多源污染交互影响下的城市黑臭水体综合整治集成技术,形成多应用场景下的系统化解决方案;创建了基于污染特征及释放规律的水体污染源动态解析方法;揭示了水生植物驱动的水体污染序批式净化机理;创建了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综合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绩效评价国家平台,实现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过程监管评估全覆盖。本项目搭建了科学—技术—工程—管理的桥梁和纽带,为国际城市水体治理提供了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

项目名称:城市燃气独立供应场站关键设施性能检测与评价技术研究

完成单位: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参与人员:高文学、严荣松、王艳、杨林、王洪林、杜建梅、李颜强、户英杰、李军、翟军、杨丽杰、岳明、周伟业、吕昕宇、张华

项目简介:本项目针对液化天然气气化设施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燃气独立供应场站的“组件、设施、场站”3个部分,开展“基础理论机理—技术装置与标准—工程示范应用”3个层级的研究,包括4个创新性成果:一是国际首创城市LNG场站用关键设施的质量耐用性评价技术;二是国内首创LNG气化设施及附件的性能检测装备;三是创立了城市燃气独立供应场站运行安全与设计标准化技术;四是首次构建了涵盖燃气独立供应场站在线监测、统计分析、智能巡检等功能的一体化城镇燃气场站智能监控集成系统。本项目成果应用在江苏、贵州、河北、天津、山东、山西等地的32个相关项目,解决了场站运维、安全防护及标准化等方面的众多难题。

项目名称:修复后土壤安全利用处置技术体系研究

完成单位: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

参与人员:王国玉、白伟岚、穆晓红、刘睿、曲辰、聂小琴

项目简介:本项目针对修复后土壤处置利用重大技术需求,重点开展下填土、绿化土和建材化利用等典型场景的修复后土壤安全利用处置技术研究,主要创新点包括:一是优化构建修复后土壤安全利用处置技术体系,按照分类指导、资源化再利用、突出风险管控的原则,集成适应性场地管理、高精度场地调查、制度管控、工程控制和监测等环节技术,提出修复后土壤安全利用工作程序;二是重点突破修复后土壤绿化土再利用关键技术,在案例、标准调研与实验基础上,制定了修复后土壤绿化土再利用环境风险评估的工作程序、方法、内容及要求,创新构建了修复后土壤安全处置与绿化土再利用之间的衔接技术路径。研究成果在支撑城市有限的土地、土壤资源条件下高质量发展方面效益显著。

城乡规划组

项目名称:绿色空间规划技术体系研究

完成单位:中国城市发展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参与人员:杨一帆、郑兴灿、王磊、王明田、王磐岩、倪莉莉、单彦名、朱晓东、赵楠、刘超、王思宇、姜娜、马洪涛、高晓明、翁阳

项目简介:本项目涵盖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12类主要专项规划领域,包括生态空间规划、乡村空间规划、城市设计、城市更新规划、小城镇规划等。包括4个方面的创新:一是面向实践一线的技术规程,为规划管理者识别管理的边界,为专业人员提供规范的技术规程及丰富的佐证案例,以便借鉴和参考;二是致力于核心价值的传导,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旨,提出“持续、平衡、繁荣、科学、协作”5项绿色规划的核心理念及12条原则,形成技术体系和工作规程;三是强调方法的逻辑,形成绿色规划的完整技术链;四是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实证,首创或革新、提炼了83项具体的关键技术,形成202个工具包,并在44个实际项目中得到校验,覆盖约9.5万平方公里的城乡范围。

项目名称:雄安新区分散村镇污水处理技术路线与成套技术方法

完成单位: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参与人员:孙永利、李鹏峰、隋克俭、李家驹、郭亚琼、王诣达、王雅雄、张岳、张文安、范波、刘静、尚巍、王金丽、顾淼、吕小佳

项目简介:本项目结合我国村镇污水治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系统性规划不足、技术装备适用性差、可持续实施模式欠缺等问题,及其导致的村镇污水处理设施“建不好、用不了、管不好”的共性难题,系统开展了村镇污水治理规划方案编制方法、治理模式、系列化标准化技术装备比选、精细化线上线下运行管理方案、可持续发展策略等研究,在村镇尺度污水治理规划编制方法上取得重大创新,创新提出一体化设备配套模式与精细化运行策略,形成覆盖村镇污水治理全链条“系统规划+技术装备+长效机制”的系列成果,并在雄安新区及其他区域完成了大规模工程应用,为我国村镇污水治理和人居环境改善提供重要的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支撑及系统化的治理策略和丰富的工程实施经验。

二等奖获奖项目

三等奖获奖项目

素材来源:中国建科科技质量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