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科首席科学家崔愷受邀出席2025年大阪世博会中国馆开馆仪式

发布时间 2025年04月14日

14145555E09A206C8AA64745EA99807E7E6BB807.png

习近平主席指出,“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面对生态环境挑战,我们要站在对人类文明负责的高度,共同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以“构想焕发生机的未来社会”为主题的日本大阪世博会于2025年4月13日至10月13日举行,共有158个国家和地区及7个国际组织参展,旨在展现全球可持续发展成果,探索应对环境污染等挑战、促进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协调统一的新路径,展望未来社会发展愿景,推动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高水平参加大阪世博会,对于宣介生态文明理念,协同各方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加快推动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推动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4月13日,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举行开馆仪式。中国贸促会会长任鸿斌,国际展览局主席阿兰伯格,国际展览局秘书长科肯切斯,中国驻日本大使吴江浩,中国驻大阪总领事薛剑,日本大阪府知事吉村洋文,日本世博协会会长、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会长十仓雅和,日本世博协会副会长、关西经济联合会会长松本正义,大阪世博会中国馆建筑概念设计方案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科首席科学家、集团所属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崔愷等中外嘉宾出席开馆仪式。

▲任鸿斌致辞

任鸿斌、科肯切斯、吴江浩、吉村洋文、十仓雅和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中国馆政府总代表、中国贸促会副会长李庆霜主持仪式。日本政府和工商、文化各界人士,中日相关企业代表和新闻媒体近300人参加活动。

任鸿斌在致辞中表示,习近平主席指出,地球是人类唯一赖以生存的家园,需要全世界共同珍爱和呵护。中国政府积极支持日方举办大阪世博会,高度重视大阪世博会中国参展工作,由中国贸促会会同各方精心组织筹备中国馆,希望通过中国馆的精彩展示和丰富活动,让世界看到欣欣向荣、自信开放的中国,为大阪世博会留下精彩难忘的中国印记,积极促进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

科肯切斯表示,在大阪世博会上,世界各地观众将在中国馆领略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古老智慧,感受现代中国科技创新成就和创意方案。

吴江浩表示,中国馆形似徐徐展开的书简,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展现中国对未来世界发展的思考,高度契合大阪世博会主题,希望世博会观众从中国馆了解绵延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和蓬勃发展的新时代中国风貌。

▲开幕盛况(中国建科中国院 李季 摄)

开馆仪式后,任鸿斌会长与中外嘉宾步入中国馆内参观,外方嘉宾高度评价中国馆建筑外观和精彩展项内容,赞赏中国馆展现的五千年中华文明深厚底蕴和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辉煌成就,认同中国馆“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绿色发展的未来社会”主题,期盼各方通过大阪世博会加强互学互鉴,实现互利共赢。

崔愷与任鸿斌会长、李庆霜副会长、晏晨晖馆长以及各界嘉宾进行交流,并接受新华社东京分社记者的现场连线采访,向大家讲述中国馆设计中蕴含的人文情怀和绿色建筑理念。同时,崔愷院士也作为中国馆第一批观众,拍摄了一系列具有纪念意义的建筑实景照。

▲任鸿斌会长(右三)、李庆霜副会长(左三)与崔愷院士(右二)、全过程工程咨询单位代表孙建超(左二)、吉祥物设计人毛继鸿(右一)等嘉宾合影(李季 摄)

▲崔愷院士与中国馆馆长晏晨晖进行交流(李季 摄)

▲崔愷院士接受新华社东京分社记者采访(李季 摄)

大阪世界博览会于2025年4月13日至10月13日举办,其中中国馆占地约3500平方米,是世博会占地面积最大的外国自建馆之一。

▲大阪世博会举办地——“梦洲”人工岛(崔愷 摄)

中国馆建筑设计以“中华书简”为灵感,由崔愷院士提出概念方案,巧妙融合竹子、汉字、书卷等寓意丰富的文化符号,将竹简这个古老的信息传递工具与当今信息时代的发展结合起来,诉说中华千年历史,展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也诠释了“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绿色发展的未来社会”的参展主题。

14151053707ACEF5279B6780C76A9B566111D9CA.png

▲中国馆正立面(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国馆位于大阪世博会园区的核心位置,南侧面向主要道路,西侧靠近中央景观区——静谧森林,用地呈狭长状。崔愷院士利用渐次打开的竹简,将观众带入一个空间回转、层层递进、步移景异的园林式展线,引人入胜,体现了含蓄的东方美学。各个主题展览依次展开,空间高低、明暗变化丰富,展现出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

▲中华书简(崔愷 摄)

竹简曲墙之外有细长的格栅帷幕,如同竹帘,帘内有竹林小径,帘外有林木婆娑,东方园林的意境呈现出独特的韵味,让参观者也享受到丰富的空间体验。

▲竹林小径(崔愷 摄)

中国馆在设计与建造过程中充分体现绿色可持续的核心理念。竹材作为最适合表达“竹简”意向的材料,本身也具有生长周期短、碳吸收量大、易降解、材性柔韧、传热系数低等优点,成为建馆的主材。屋面上轻透的阳光板如宣纸一般,引入了自然光。竹墙间的景窗缝隙,可以导入微风。装配式、预制化的建造方式,提高了建造效率和质量,便于会后再利用和回收。

在大阪世博会184天的展期里,中国馆将围绕“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绿色发展的未来社会”主题,以“天人合一”“绿水青山”“生生不息”三大篇章为叙事主线,展示五千年中华文明孕育的传统生态智慧,展现新时代绿色发展的理念与成就,展望中国同世界各国携手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美好愿景。

▲中国馆夜景

素材来源:中国贸促会、新华网、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